2023年12月31日 星期日

縱鶴肢手串珠

 


這個影片主要剪輯一些縱鶴肢手及散手的手法對練,拍攝技術有限,有些手法變化只在微細之間,這樣拍其實不是很清楚,我看現在年輕人拍跳舞影片都很厲害,不知道怎麼拍的,應該去學一下。影片最後洪老師有下來拍一段,洪老師80歲了,近年走路亦不方便,但是定步發人功力仍在,自由發揮一段,大家加減體會一下,我們以前都是飛去撞牆的。

二步套及二步牽打



這個影片是由洪宗基老師唸拳譜,再一招一式打的,節奏會比較慢。後面附上一些對練的影片,不過是比較進階的聽肢牽及牽打發力,基礎的牽打忘記錄了。縱鶴拳要好三戰討,要會搖肢牽打提。牽打就是在練接力、發力,掌握接與發的時機,就想成打人球就好,就像網球也是大家抽過來抽過去,只是我們是把自己當成球而已。

2023年12月27日 星期三

洪老師講古




洪宗基老師自幼在雲林長大,於民國47年拜虎尾二高林國仲為師,14歲~17歲之間跟著二高師學習縱鶴拳,爾後離鄉至台北工作仍持續探究拳術,每當回鄉仍會找二高詢問拳術上的疑問。 此為當時在雲林習拳的回憶,可以窺見早期鄉下武術訓練環境,與二高當年的教學情況。


比較特別的是當年鄉下的拳館,跟一般書上看的不一樣,老師本身不開拳館,而是由館東提供自家三合院為場地與負責招生,老師就看一館要收多少報酬就好。二高師一個月來一次,而其子林英明則一週來一次。洪老師有講到當年三合院的場地布置與祖師牌位的設置,是現在比較看不到的東西。


據洪老師回憶,二高師來的時候會帶朝火師清節師及其子英明師一起來。二高師口頭指導,示範操練主要由弟子代勞,畢竟二高當年已七十幾了。二高師在練三戰時會親自下場一個一個調,其它就比較少親自下場,可見三戰之重要。


另外洪老師說當年是三個月一期,學費大約是自己去糖廠上班一個月的工資,可見很不便宜。老師說他們當年去學拳,大家都是要去學打架的,沒有在講什麼文化、養身之類的,大家都很拼,每天都練晚上七點到十一點。


助教晚上不回家,會住在館東家一晚,早上起來會幫忙操館東的子弟,並且預先帶新進度,算是給館東的福利。以上是節錄自影片內容,小小雷一下給大家聞香說。



2023年12月25日 星期一

鶴拳與臺灣的因緣


 

鶴拳原出自福建南少林,南少林及方七娘皆反清一派,故其徒眾多入明鄭軍中。鶴拳最晚在明鄭時期即已入臺,鶴拳古書亦有記七娘有徒白戒者,隨明鄭入臺,至施琅受鄭氏之降後,方與之回中國,創寸勁節力,為後五虎之師。而隨明鄭來台者亦有勤習堂系統,觀其拳技,亦與鶴拳相近,蓋南少林五拳,理路均有相通之故。


施琅本人的武技屬何家何派,目前缺少資料,但白戒入臺四十年後還會想把他找回來,不知道施琅跟鶴拳是何關係?但是施琅本人加入明鄭開始,大小戰役,出生入死,冷兵器的造詣是不錯的。


施琅指陳惠州多海盜,遂使清朝不許廣東人遷台,施琅只讓福建人遷台,遂使台灣成為閩裔移民之地。所以在有清一代,皆是閩人遷台,能入台傳播的武術,也就只有福建的武術。台灣歷史上應該有達尊、太祖、羅漢、行者及鶴拳傳入,在台互相影響,遂有羅漢化鶴、太祖鶴…等等,在台灣鄉間傳播。蓋清朝並無保障治安之能力,各地械鬥不斷,原漢之間亦大小衝突不斷,不學武術根本無法自保。稍有錢者,開墾土地之外,亦需聘請武師護院,故台灣自古為武風鼎盛之地。


日治之後,傳入台灣之武術亦皆以福建鶴拳為主,食鶴蕊師、台中張常球、虎尾林國仲、阿鳳師皆其中有名者。蓋清朝並無國民教育,會講北京官話者甚少,日本亦不可能在台灣推廣北京話。所以他省之拳師與台灣人言語不通,入台亦難教學,唯福建武術家言語相通,入台教學較無障礙。


直到國民政府遷臺,帶來大批各省人員,才改變鶴拳等閩系武術在台獨大的地位。而目前鶴拳各脈相對於其它武術,是處在比較低調的地位,多半在廟會之時可見到打一二套,平時公園則甚為少見,傳承不易恐有失傳之虞。然鶴拳本出於南少林,三戰之法亦為正傳,影響之廣及於東灜,若吾人任其勢微,恐有愧於先賢。


且諸家拳術,入台尚淺,仍需奉中國為宗主國,唯有鶴拳,入台已逾四百年,歷史傳承悠久,中國因文革之亂,真傳已廢,我自可依四百年之歷史自為宗主國,不必奉中國為宗主也。蓋日本空手道亦源於鶴拳,可曾奉鶴拳為宗主乎?


故鶴拳傳入台灣,乃歷史之必然,而在台灣發展傳承鶴拳,則我輩之使命!

2023年12月24日 星期日

洪老師談三寶聚會

 


本影片為洪宗基老師談自己學習縱鶴拳時,站三寶聚會的學習經歷,特別剪輯精華,供大家參考。

2023年12月20日 星期三

論三寶聚會


 

武術,是從文化中長出,本身並不自外於文化。所以傳統武術,與儒釋道的文化與修練方法,本就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鶴拳站這個三寶聚會,或者說是立禪,我覺得是共法而非獨有,只是教這個學生可能會流失,或者是只教給親近的學生,其它外圍的就不教這個了。


我看太極、形意也是有這個無極式,只是他們一般沒有特別拿出來站這個椿。但也不是真的沒有,可能就有練沒有對外講而已。像薛顛的形意拳講義有講這個無極勢是拳術的開始,他說很重要,但書中沒講要拿出來站這個椿。好在李仲軒的回憶錄講了,薛顛這個椿要站到二小時才算合格。古人常常這樣,給你東西沒給你火候,讓你知道可是沒有要讓你會,只有親傳的才知道火候要多少,導致後世練不出來。


三寶聚會按照二高傳給洪老師的站法,是比較偏向安般法門。不過我們按照佛法,修定是有十念之法門,看各人偏好,也不一定只能念安般,宜何法者用何法,中間亦有對治考量,還是要看人,只是安般法門是好教好學,也是武術上最常用的法門了。亦可參考孫祿堂無極式的站法,其實道理是差不多。

註:十念法門:念佛、念法、念僧、念天、念戒、念施、念休息、念安般、念身、念死


洪老師早年二高師有要站,後來理事長北上開館時,洪老師去幫忙,也被要求上課前先去站,站完再幫忙帶學生。理事長晚年時不教站,洪老師有當面問過理事長,理事長是說:賣共…。這方面有師兄請教過陳明崙老師,陳明崙亦說鶴拳是要站的。


練站的道理一方面是在修止習定,一方面在調正身體。有點像在養劍,養鋼材,就是要慢慢沉澱,萬物將自化,這個要看老子道德經、呂祖百字銘、靈源大道歌及洗髓經…等等,互為參考。


以縱鶴拳而論,站為止,三戰為觀,止觀為一體之兩面,不可偏廢。不站則無定水滋潤,焦芽敗種難成大器。當然,止中亦有觀,觀中亦有止,非可一概而論。只打拳不站椿恐有:「只道行禪坐亦禪,聖可如斯凡不然,萌芽脆嫩需含蓄,根識昏迷易變遷。」之病。


洪老師是希望我們一天早晚各站一個小時,只是現代生活中也不容易做到,也是要有這個福報才行。在忙碌的生活中,可以擺平工作跟家庭,還有精神可以好好站一小時,也是上輩子有做好事,有清福可享才行了。

2023年12月17日 星期日

縱鶴拳的三個關卡

 


要練縱鶴拳,大概有三個關卡,能過就能練出東西,沒過就比較困難了。


其實這三個關卡也不難,不用什麼練武奇才,只要老實跟勤練,應該都能跨過。下面先簡單論之,以後再一一細講。


第一關:站三寶聚會,這個比較像立禪,其實也不是縱鶴拳獨有,行住坐臥皆可修禪定,只是練武要用站的。李仲軒回憶錄裡面講薛顛也是要站椿的,一站要二小時才合格,洪老師是希望我們早晚各站一個小時。這個很多人來學的時候,一要他們站就跑掉了,但是我觀察,有乖乖站的,就算本來身體很差的,也能有進步,不站椿跑來跑去的,常常原地踏步就是了。


第二關:水肢。水肢幾乎是鶴拳一切肢手的根本,水肢沒練起來,就算後面學一堆手法也是用不出來。水肢我估計十萬下也只是一個基礎量而已,後面還是要勤練。


第三關:三戰。三戰主要是練內在的東西,分很多階段,要一步一步進去,如果沒有之前站三寶聚會的基礎,有時也會不知道在練什麼。拳諺云:要好三戰討,要會搖肢牽打提。這三關過了,大概可以來練單招應用了。


縱鶴拳詩云:縱鶴拳法形於意。我們是重功甚於重招,有功則隨手是招,無功則招招不靈。不過練功在一般人心中算比較無聊的,如果不是樂在其中的,恐怕會練不下去,所以我們傳承上比較難找人…。


之前有師兄擔心,如果社團要帶三寶聚會站椿,恐怕人會跑光,之前他介紹幾個人去跟洪老師學,全部都在站椿就陣亡了。不過我是覺得我們以培養人材為重,怎樣比較容易出功夫,我們就怎麼練。就算只練三五個人,只要能出功夫就值得了!

2023年12月13日 星期三

諸鶴源流論


南少林五拳,達尊太祖行者羅漢以至於鶴,實則皆鶴也。而鶴有飛鳴宿食之異,皆本於二氣交蒸力與三戰功法,無此則非鶴也。故諸鶴體同而用殊,蓋傳承秉賦偏好之異也。雖有多門,實則一體,如波濤各異而皆水也,亦如禪門五宗,不離拈花之旨。故於諸鶴,通一門可窺其它,嚐一味可知全貌。是以本社以縱鶴為宗,而飛鳴宿食之義,亦在其中矣!

2023年12月10日 星期日

振興鶴法,再戰江湖



我們之中數位是台大畢業的校友,跟洪宗基老師學習縱鶴拳多年。洪宗基老師的鶴拳習自虎尾二高林國仲老師,洪老師自十四歲到糖廠工作起,至十七歲北上台北,日日於故鄉師從二高師及其子林英明理事長苦練拳藝。北上工作後,亦時常回鄉請益。二高子林英明北上開館時,洪老師亦前往幫忙,期間受益頗多。洪老師盛年時的功力,我們都有見識過,水肢一出,對手立馬飛出,可謂打人如掛畫,發勁沛然無可擋。洪老師亦有提及二高師及其子英明師在拳路上的差異,在縱鶴拳上,洪老師是目前少數仍在世,親炙過二高風範並且深入了解縱鶴拳的長者。不過老師年紀已大,比較不方便再和人過手。因為這個拳重單練也重對練,還是要年輕人多才有辦法練出人才來。我們希望能在台大這個地方,找到一些願意練的同學,把這個拳傳承下去,振興鶴法,勿讓斯技就此絕也!

發勁淺談

又到招生的時候,怕沒人來練,只好野人獻曝,來供獻一下淺見,看看能不能引起共鳴。 發勁這個說起來不神秘,道理很容易懂,只是練出來也是不容易,今天只講道理就好,悟後起修還是會比較有希望練成。 話說物理學有教,光有粒子性,也有波動性。其實力也是一樣,發勁主要是利用力學能的波動性展現,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