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6日 星期二

大內武術、反賊武術、海賊王武術,論鶴拳在歷史上的多重面向

武術的歷史文獻是很不足的,常常依靠草蛇灰線的推理,以下推論是參考很多資料而來,也不敢說有多正確,就當故事看看吧!

 鶴拳在外型上是根基於太祖、達尊、羅漢、行者這些南少林武術,而南少林所在之莆田往南不遠即是晉江,晉江在明朝出過一個武林高手,即抗倭名將俞大猷。俞大猷少習荊楚長劍,嘆少林真傳已失,上嵩山少林寺論武,折服少林,遂派二僧下山隨軍,順便傳習武藝,後回山開創少林俞派金剛門一派。永春白鶴在香港的李剛等人,有在youtube上傳七娘棍之影片,其真實武器應該是日本武士刀,只是把日本劍術用棍法隱藏,或為俞大猷戚繼光練兵武術之傳承。所以鶴拳除了承繼南少林武術之外,應該也有受到俞大猷的影響。俞大猷所著劍經上有言剛在他力前,柔乘他力後。彼忙我靜待,知拍任君鬥。這個鶴拳牽打就是在練這個知拍的功夫,並不是在練什麼特別的招式,要知道何時取得發球權可以攻擊,打架是沒有規則的,自己要掌握時機。

所以南少林武術也就是鶴拳的前身,第一次在歷史的舞台上出現,大概就是做為抗倭武術。明末海盜盛行,福建、廈門、台灣到日本,大概都是海盜往來之地,福建多山,靠海為生,恐怕南少林這種身正步穩的武術,又成為海賊王們的第一選擇。鄭芝龍等勢力,也本是海盜之流,後來鄭成功選擇輔南明,可能原來的南少林武術又得到明朝大內武術秘傳的支援,吸收之後轉變為鶴拳,從此鶴拳就被綁上大內武術,為反清復明而奮鬥。

鄭成功來台有帶一派鶴拳過來,他們相傳為陳近南所傳,奉其為白鶴仙師,鄭氏降清後,這派繼續在台灣反清復明。不過方七娘亦有派徒弟白戒,隨鄭氏來台勤王,後來鄭氏失敗之後施琅才來台帶白戒回去中國,又在中國傳下寸勁節力之學。雖然陳近南所傳的一派認為方七娘是陳近南所傳,但是以方七娘只派出徒弟來幫陳近南這段歷史來看,陳近南與方七娘不像師生關係,比較較平行協力單位的關係,所以只派自己的學生,而不是自己出來,也有可能這派實際上的白戒所傳,不然陳近南軍書傍午,又有何空閒調教徒弟。這有可能佐証鶴拳是在南少林的基礎上,得到某種明朝大內的武功心法的灌注而開創出來,所以必須出力幫助明朝王室。

我個人認為鶴拳不太象形,鶴拳重點應該是內功心法,而不是外在。應該是小週天圖的路線外型有點像鶴,所以取名為鶴。至少廣東洪拳鶴就比我們象形,但是這個也很難有文獻佐証。

總之鶴拳在明末成為大內武術是真的,就像八極八卦是清朝的大內武術,而八極也是蔣家政權認可的大內武術。

可惜明朝很快就亡了,鶴拳也就從大內武術變成反賊在練的武術。終清朝一代,鶴拳不再進入皇家,就算方世培高中武舉,也是只能終老茶山,顏色成分不對,終是難為皇家所用。

所以鶴拳在歷史上有當過抗倭武術、海盜武術、大內武術及反賊武術,後來傳至沖繩又搖身一變為空手道東洋武術,很複雜吧!

2025年8月22日 星期五

114-1課程

 

台大鶴法研究社114學年度上學期課程

鹿鳴堂簷廊週四上午9:00-11:00

9/4 水肢、三戰複習、圓手(舊生)

9/6 社團聯展

9/11 迎新、三寶聚會

9/18 起手式、出馬掛肢、過門、圓手

9/25 進退馬、水肢、搖肢

10/2 波浪水肢、二步牽打、舊生四步牽打

10/9 二步套路、四步套路

10/16 搖肢、二步四步牽打、起手式對練

10/23 期中考

11/6 撈手進馬

11/13 三戰一

11/20 三戰二

11/27 三戰三 舊生四門

12/4 複習水肢、三戰、搖肢、牽打

12/11 複習水肢、三戰、搖肢、牽打

期未考學期結束

2025年2月9日 星期日

發勁淺談



又到招生的時候,怕沒人來練,只好野人獻曝,來供獻一下淺見,看看能不能引起共鳴。

發勁這個說起來不神秘,道理很容易懂,只是練出來也是不容易,今天只講道理就好,悟後起修還是會比較有希望練成。

話說物理學有教,光有粒子性,也有波動性。其實力也是一樣,發勁主要是利用力學能的波動性展現,所以就不強調一拳多大力,這個不是發一個力量的概念,而是要發出一個波來。古人說發勁要支撐八面,你若是發出一個力,那動能為1/2mv^2,那個是有方向性的,不可能支撐八面,只有打出一個波,像敲鐘一樣,這個聲波是四面八方出去的,有波的概念發出來的力,也是如此,在身體中是四面八方出去的,只是還是需要一個介質,把這個波傳到對手身上,也就是你自己的手。

所以要發勁有兩個條件,首先你身中要有一個波源,第二,你的身體要練成良好介質,讓這個波可以傳出去,其實這兩件事是一件事。可以想像身體是一把弓,筋是弦,骨是弓。大部分的人第一筋骨分不開,第二筋打很多結,所以勁發不出來,只能把弓當成棒子去打人,沒法把箭射出去。拳諺講:束展之下敵命亡,這個一束一展,也就是一密一疏,也就是造了一個波。所以講皮打筋抽震死牛,這個也是波的概念。所以傳統武術會花很多時間在打開這些筋與骨,這個要花很久,各門方法不同,以縱鶴而言就是要操五形手及三戰,五行手不是會練就行,要每天一千下操長時間,主要就是要打開筋骨,這個沒辦法跳過,除非你是天生的武學奇材…

會發勁了,再來就是要講究發對時間,發對距離,避他力頭,趁他力後,如俞大猷劍經所言。這個方面鶴拳主要是在各種搖肢牽打中練習,所以講要好三戰討,要會搖肢牽打提。實戰中如何得機得勢,這個要在搖肢牽打的對練中體會。

不過也不用練到筋骨全開才會發勁,開得少也可以發,只是弓比較小,當然威力就比較小,弓愈大當然威力就比較大。能懂這個道理,走上這個路,雖然剛開始很遜,都打不過別人力氣大的,但有恒心練,慢慢會勝過他們。

當然筆者也是業餘練拳,也是還在努力,只是道理大概是這樣,不離物理學,沒有什麼好神秘的,練方就各家不同,我只知道縱鶴怎麼練,其它拳術沒有深入研究,就不清楚了。有興趣,有恒心的同學可以來練啊!

2025年2月8日 星期六

縱鶴拳的教學結構



有人說明清傳統武術的演變主要是套路化變明顯,明朝之前的武術是比較沒有套路的,比較像日本武術以技法教學為主,清朝武術教學中,則以不同的套路教學,做為程度的分級。因為鶴拳是創於明末清初,所以套路在鶴拳中的重要性也就沒有很高。要觀察明朝武術教學的體系,或者可以參考一下日本空手道的體系,日本雖然自唐手道之後有自己的演化,但是日本重傳統的習性還是保留了早期武術重技法對練的特性,套路的重要性沒有太高。

縱鶴的話,大概基本的五行手之外,重要的是搖肢牽打的對練,二步、四步、五步都有對練的牽打。套路大概是手法單套熟練的話,再組裝起來就是套路,所以重點還是在磨練單招基本動作,單招磨出來,三戰又有體會,接手才能表現出鶴拳的東西,如果只練套路的話,很難在應敵之中表現在自身之上。

推想可能是在清朝乾隆之後,日漸承平至道光末年,大概近百年,無處用兵,造成習武人口大減,教學者必需廣編套路,增加學習年限,或增加繳學費的動機以維持生計,造成傳統武術把技法套路化的趨勢,當然以上還需考証,並不一定如此。

不過套路對武術廣傳還是有幫助的,教學者先教套路,就像古時私塾先給你背個三字經、千字文,先篩選出比較有天分的,再往深處教,沒天分的就繼續打套路就好。

套路就像文章,單招就像單字片語,學個語文總是從單字片語開始。如果學拳一開始就丟給你一個高大尚的大學中庸去朗誦,縱然唸成頭頭是道,但是其中道理也是難吃透。不如老老實實背單字,遇到老外至少還能應付兩句。學拳老實說也是這個樣子,教套路如果沒有詳細一招一招拆,或是拆了沒有逼你一招一招單操加對練,真要用時,是用不太上的,要練到想都不用想,像罵三字經一樣自然才行。

雖然清朝之後走向套路化,但是有真傳的門派還是有真東西的,要再另外拿出來練,這個又是古代人的心機了,只收學費但不想教你真東西的,就給你樂呵呵打套路,要教真東西時再關起門來教,這也造成後世雖然會打套路的人很多,但是能有功夫的人愈來愈少,以至於湮沒失傳,至堪浩嘆…。

受到電影影響,現代人有時候已經以為學拳就是學套路,其實套路只是總結一下,重點還是在單招。結果很多人以為自己會打套路了,就在想學下一套,沒有在單招上好好下功夫,學到最後還是沒有功夫,還是要參照孔子的盈科而後進才行。

2025年2月3日 星期一

113-2課表與招生

 

快開學了,來排一下課表,我們這種社團可能杜鵑花節之前很難招到新生,不過杜鵑花節之後才迎新,只能上八週就放暑假了,要教完三戰真的很有挑戰,如果有心要探究鶴拳的同學,其實可以一開始就加入我們喔!社課時間一樣是週四上午9:00-11:00,鹿鳴堂北側簷廊,虎尾二高系統的鶴拳,歡迎同學加入!



2024年9月9日 星期一

20240912迎新

 

2024/09/12 週四上午9-11點 鹿鳴堂北側簷廊

歡迎有興趣的同學一起來參與

社員資格:

台大在學學生(社費一學期600元)

台大校友(社費一學期1000元)

一、本來是想說直接開練就好,不過想到鶴拳在大眾視角中是比較少接觸到的拳法,所以還是先規畫在迎新中把鶴拳各派及本門縱鶴拳的歷史大致介紹一下,畢竟我們是鶴法研究社,除了練拳之外,也是要知道一下歷史源流比較好。


二、練拳之前,會先簡介我們縱鶴拳的大致修練體系及方法。主要是三寶聚會、水肢、三戰之間的關係,盡量讓大家先理解為什麼要這樣練,為什麼不要用力…課程的安排我們之前有請示洪老師,老是說可以教快一點,不要讓人家說我們縱鶴進度很慢。所以我們把核心的東西都濃縮到一學期中帶完,第一個學期加入本社可能會覺得進度很緊,但是第二學期就會進入複習與修正的階段,看大家程度再往下帶。

三、分享我們教練群是如何利用課餘、或工作家庭之餘來練拳,主要是以縱鶴拳為例啦!因為其它拳術我們也沒有練,體系不同,沒練過沒辦法講實際經驗。主要我們這一代是台灣從農業社會轉成工商業社會的一代,生活方式和洪老師那代不同,練法也必需轉變,因為生活資源不同。洪老師以前練拳的年代,是沒有放六日,天黑就沒有電燈,晚上都是用電土照明,他們週一到日每晚都練7-11點,只有大節日才休息,這樣練出功夫來的。我們這一代時間比較破碎就要改成某一些東西用完整的時間練,某一些東西就用零碎的時間練,然後對練沒辦法這麼多,單練的東西會練比較多,努力把握時間,慢慢把東西磨出來,我們認為這些是對現在這個時代有興趣練拳的人,比較值得參考的東西啦!


四、最後還是要帶一下三寶聚會,雖然這個是最容易讓學生跑掉的…,可是洪老師之前在帶我們的時候很堅持要站三寶聚會,學生跑掉也不在意。我們的經驗是能堅持站下來的,一定都能出功夫,即使原來先天秉負不是那麼好。主要是三寶聚會沒有站,三戰很難有體會,這個實在沒辦法。下面再附上洪老師講三寶聚會的影片:



2024年9月6日 星期五

2024社團博覽會


 台灣在地但又神秘的鶴拳,歡迎有興趣的同學來找我們聊聊天,椰林大道攤位31,2024/09/07,上午10點到下午4點喔!

大內武術、反賊武術、海賊王武術,論鶴拳在歷史上的多重面向

武術的歷史文獻是很不足的,常常依靠草蛇灰線的推理,以下推論是參考很多資料而來,也不敢說有多正確,就當故事看看吧!   鶴拳在外型上是根基於太祖、達尊、羅漢、行者這些南少林武術,而南少林所在之莆田往南不遠即是晉江,晉江在明朝出過一個武林高手,即抗倭名將俞大猷。俞大猷少習荊楚長劍,嘆...